国家公务员网 地方站:
您的当前位置:江西公务员考试网 >> 申论资料 >> 热点时评

2017年江西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:光鲜的环保成绩不能让养羊农民埋单

发布:2016-08-10 00:00:00 字号: | | 我要提问我要提问
   本期为各位考生带来了2017年江西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:光鲜的环保成绩不能让养羊农民埋单。要想申论成绩好,关注热点不可少。公务员考试中,申论是最能拉开考生成绩的一门科目,积累对于申论而言,是非常重要的。江西公务员考试网温馨提示考生阅读下文,相信能给考生带来一定的帮助。
  仔细研读下文>>>2017年江西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:光鲜的环保成绩不能让养羊农民埋单
  更多江西公务员考试申论技巧详见 2017年江西公务员考试用书
  【热点阐述】
  环境保护和民生看似矛盾,难以兼顾,其实并非如此。帮助养羊农民完善配套措施,改善圈养环境,达到养羊标准,不是就能兼顾环保与民生了吗?
  “镇上要封山禁牧,限我10天内必须把羊卖掉,否则就要罚款。”山西蒲县养羊户陈齐不愿意卖掉自己5年来苦心养大的140多只奶羊,带着家人赶着羊,躲进了邻县的山里。因为“出了蒲县地界,只要在其他县封山禁牧区以外的地方放羊”,就能保住他的羊。跟陈齐一样的遭遇限期卖羊令的农户还有不少。在限期卖羊令的压力下,农民席全保把两年前就已价值9万多元的羊,以两万多元的价格贱卖了。
  要求农民限期卖羊,源于蒲县开展的 “封山禁牧专项整治行动”。政府规定“严禁任何人在野外放牧山羊”,“凡在野外放牧山羊的,每只羊处以100元的罚款,并限期变卖处理”。而据村民介绍,2014年县里鼓励农民发展养殖业,并为养羊户提供贷款。可在农户养羊进入正轨、劲头正足的时候,政府的一纸禁令却让农户蒙了。如此朝令夕改,农户该如何适从?
  整顿行动禁放的是山羊,但实际操作过程中,绵羊和奶羊等品种也被一刀切地禁止。当地官员解释“之所以让部分绵羊养殖户卖羊,主要是因为很多农户散养绵羊达不到县里规定的养羊标准,比如圈舍不配套、饲料储存条件不达标等”, “这个肯定要取缔”。这种看似合理,但除了取缔、禁养这样干净利落、快刀斩乱麻的手段之外,就没有别的办法了吗?是否也应该让农户有完善配套措施的余地,而不至于让他们的致富梦在一夜之间彻底断送?
  政府要求农民在10天内卖掉所有的羊,这种手段和方式是否合理,面对的争议最大。虽然政府方面否认限期卖羊令的存在,双方各执一词,但有农民赶着羊举家逃往邻县,有农民贱卖羊却是不争的事实。“限期卖羊令”背后最核心的问题莫过于,面对任性的权力,谁来照顾农民的感受,又怎样保障农民的切身利益?
  公开资料显示,蒲县属于吕梁山生态脆弱区,生态承载力有限,封山禁牧是保护当地环境的必要举措。而且,该县的封山禁牧工作开展已经有16年,取得的效果还不错。当地开展封山禁牧整顿行动,有很充分的理由,在环保工作越来越重要的当下,也很有必要。可以说,封山禁牧有无可置疑的正当性和正义性。但是封山禁牧的正当性,并不等于催逼农民卖羊的正当性。
  一味强调民生,为了发展经济、实现脱贫致富而不惜以破坏生态坏境为代价的发展是有毒的发展,也是不可持续的发展。但在加强环保过程中,漠视民众权益,让底层民众为所谓的环保付出高昂的代价,也会消解环保的正当性和正义性,使其无法得到广泛的理解和支持,从而丧失群众基础。而没有群众基础的环保,也将举步维艰。环境保护和民生看似矛盾,难以兼顾,其实并非如此。帮助养羊农民完善配套措施,改善圈养环境,达到养羊标准,不是就能兼顾环保与民生了吗?
  实际上,《山西省封山禁牧办法》也有明确规定,要求封山禁牧“应当坚持统筹规划、以封为主、禁牧与圈养、恢复生态和保护农民利益相结合的原则。”
  试想,如果封山禁牧令面对的不是没有多少话语权、处于社会底层的养羊农民,而是能够贡献一笔不菲税收的大企业,催逼着农民卖羊的官员们还能够这般强势,如此干净利落吗?“限期10天内卖羊令”的目的,恐怕在于完成一份光鲜亮丽的环保成绩单,但它却以牺牲底层民众的权益为代价,让底层民众成为光鲜的环保成绩的埋单者。如此漠视民生,不是权力任性又是什么?  在全市加快提升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的具体实践中,善用“讲、精、实、新”这“四字法”,有助于基层干部在纷繁冗乱的事务性工作中厘清思路,进而把工作做实、做细、做好。
  讲,既是讲政治也是讲技巧。基层工作的鲜明特征是矛盾复杂,基层政府的职责所在是政策落地,基层干部的重要使命是服务群众。要将中央精神和市委部署落到实处,就要时刻将“看齐意识”写进基层单位旗帜上和基层干部心坎里。具体工作中,按照上级精神落实好政策的同时,也需要讲一讲技巧。处理群众具体矛盾问题,要做到外圆内方、不急不躁、刚柔相济,既要站在群众角度把政策用好用足来切实解决问题,又不能违背政治规矩和规则底线。如果在工作中不事先做好调查研究,不跟群众有深度沟通对话,不讲工作的方式方法,处理事务简单粗暴,往往还会延伸出新的问题。
  精,即是精益求精,好中求好。唐人《帝范》中有:“取法于上,仅得为中,取法于中,故为其下。”日常基层工作中多做一点儿和少做一点儿的放大效应不可估量。每天每件事都多思考一下,日积月累,高下立现。基层社会治理,就是要在管理和服务的频度、力度和维度上下功夫、做文章,用具体明确的量化标准取代笼统模糊的管理要求,把抽象的战略决策转化为细化的发展举措。基层干部要摒弃和摘掉“差不多先生”的帽子,哪怕再小的惠民政策也要千方百计“做到极致”,务求打通“最后一百米”的服务壁垒,最终实现执政为民的精心谋划、精细管理、精准服务。
  实,既要坚持“实事求是”思想路线,也要培育“真抓实干”工作作风。基层干部面对民众多样性诉求,绝不能“眉毛胡子一把抓”,要在充分尊重事实、尊重规律、尊重民意的基础上“具体问题具体分析”。此外,基层干部要树立“只有干在实处方能走在前列”的意识,就是要带头干,在急难险重的任务面前,率先垂范扛起大旗,靠前指挥建功立业;就是要围绕中心抓落实,针对问题抓落实,细化方案抓落实,统筹协调抓落实,强化考核抓落实,全程监控抓落实,让老百姓真真切切地提升获得感。为官一任就要造福一方,日日相继,久久为功,必能创造出经得起历史和群众检验的工作实绩。
  所谓“新”,即是创新。基层干部不要迷信“既有规定”,要相信群众智慧。基层事务性工作多,“伸缩空间”小,“自由裁度”低,看似没有什么“技术含量”,很容易让基层干部像“温水煮青蛙”一样消磨心性、丧失斗志。时代在发展,新生事物越来越多,基层服务对象的需求也在不断地发展变化。过去看来先进的政策规定在今天可能已经不合时宜。古人尚有“跳出少陵窠臼外,丈夫志气本冲天”的豪情壮志,今天基层干部更要有“道在日新,艺亦须日新”的决心和勇气。打破思维定势,做到“哪怕极微小的创新都倾尽全力”,基层管理转型和发展转型就能加快实现。

点击分享此信息:
RSS Tags
返回网页顶部
CopyRight 2020 http://www.jxgwyw.org/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5022290号-4
(任何引用或转载本站内容及样式须注明版权)XML